本文围绕几个主题介绍
什么是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interest coverage 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
什么是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1、现金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在支付现金利息时,其税前利润可覆盖利息支出的能力倍数。
2、利息保障倍数(interest coverage 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或者叫做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
3、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之和(即可供偿债的现金流量)能够覆盖企业的利息支出的倍数。
4、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是经营现金流量转化为利息费用的倍数,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与现金利息支出之间的倍数关系,更明确地体现了企业用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偿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公式是什么?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经营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也称为已获利息倍数或利息偿付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公式中: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分子: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利息保障倍数,也称为已获利息倍数或利息偿付倍数,是指企业经营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税前利息+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